综合物化探勘查 非震油气勘查 各类固体矿产勘查、评价与开发 区域重力方法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 物化探测地方法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 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勘察与施工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动态 > 建队60周年专栏
万里搬迁尘与土 献身地质最光荣
作者: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  发稿日期:2019-10-30 18:49:50

万里搬迁尘与土  献身地质最光荣

——记205队一次长途搬迁工作的回顾

苏保伺

 

在庆祝我队建队60周年之际,使我想起205队1991年长途搬迁移房的事情,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又有许多新的启发,特别是那些老地质队员们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值得发扬和传承。

1991年5月上旬,大队调我到205队担任支部书记兼副分队长。当时大队下达给205队的任务是在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地区开展20万分之一重力普查扫面工作,要求分队在较短时间内做好分队部搬迁转移,尽快投入生产,保质保量出色的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当时分队驻地在甘肃省天祝县境内,这样就面临近500公里的长途搬迁,途中要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自治区等六个省市,况且当时各个地区的交通网络不发达,有些公路也不正规,如果用汽车运输必然会遭到许多阻力。但如果用火车运输又需要提前申请计划,再等待一个月,时间等不起;另一方面,当时地质队伍编制臃肿,一个分队六、七十人,分队机构齐全,队长、书记、技术负责、政工员、会计、管理员、材料员、卫生员等应有尽有,生产生活各类物资囤积较多。面对这种局面,确实不利于地质工作新的发展需求。经我们研究决定:还是用汽车运输。首先需将人员编制压缩至38人,多余的退回大队;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只捡必需的带走,尽量做到轻装上阵,剩下多余的物资一部分拉回通管处储存,一部分就地处理。经再三压缩,各类物资还是装满两大卡车和四辆北京吉普车,组成了一个运输车队,这样以来就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尽早投入新的工作任务。

搬家运输工作由我负责带队,车队由司机和跟车人组成,司机有蒋守刚、杨书田、张伟志、陈景泰、赵玉生等共12人组成。另一方面由队长闵绍德同志会同有关人员乘坐火车到新的工作地区收集技术资料,寻找分队新的驻地用房。

各地准备工作就绪,我们运输队于1991年5月22日出发,行车阵容是我和蒋守刚为带路头车,杨书田和高崇爱为压轴车。因为高崇爱是修理工,走在最后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行车中的机械故障。经过20天的艰难跋涉,路上我们走过柏油路、水泥路、石子路、沙尘路、沼泽路、搓板路,跋高山、下陡坡、急拐弯、趟河流、跨沟壑,过关斩将,终于在1991年6月10日胜利达到新的驻地海拉尔市。途中实际行程4581公里,走过211个大小城镇,其中县级以上的城镇52个,包括16个市级城镇;跨过70余条河流,翻越过宁夏的六盘山,一路上留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而也创下了205队搬家史上新的记录,为完成当年生产任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这次搬迁运输途中曾发生过的突发事件和排除险阻的事迹,至今难以忘怀。六盘山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山脉呈南北走向,其山峰林立,景色宜人,最高山峰海拔达2928米,也是我国有名的山脉山峰之一,其山路有34道弯,传说古时候山上有鹿,人们上山就沿着鹿的足迹前行,所以叫鹿盘山,后来为书写方便叫成六盘山。5月23日,我们在翻越六盘山前,车队出发前召开过动员会,共同分析了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困难,特别是过六盘山的风险。并定下了路面判断不明不走、刹车不灵不走、有故障不走的三不走原则,为翻越六盘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用1935年10月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时,毛主席曾为红军谱写过“清平乐”、“六盘山”词一首的故事为大家鼓励打气。毛主席在词中云:“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说明当时情景是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这首词着重描写了红军转战万里终于突破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和封锁,歌颂了红军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和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从而对中国革命充满胜利的期望和信心。红军翻越六盘山时用双腿一步一步的前行,我们今天走的是红军走过的路,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想到这些顿时信心倍增,我们开着车还不如当年红军的双腿吗?但是,光有信心不行,还要面对现实,战略上藐视困难是对的,战术上必须重视困难。进山时遭到狂风暴雨的袭击,给跋山造成了极大阻力。为了切实做到安全过山,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减慢车速,胆大心细,认真操作,做到稳步前行,严格按“三不走”原则行事。没想到我和关英华、李学智三辆车提前翻过六盘山区,停在固原县城等待后面三辆车时出了状况。我们等了近两个小时还不见过来,询问过路车司机都说没有见过。我当时的心情由焦急突感五雷轰顶,担心他们可能出了大事故。顾不得吃饭休息,当即到固原县买了一些干粮火速返回六盘山上去寻找失踪的三辆车。交代司机开好车,我放眼远望,突然发现他们在山顶西边半山腰的一个弯道里停着,心一下子放下来了。问明情况,才知道:程行堂、董朝文的两辆车都发生了机械故障,而且缺少零部件,无法修复,正在等待我们到来。问清原因,我立即组织大家齐动手,冒着倾盆大雨进行修理。高崇爱和程行堂躺在车底下,公路上的流水几乎淹没了他们的半个身子,但是他们还是坚持着、费劲儿地找问题,拆部件,拧螺丝。其他的同志都积极配合并站在雨地为他们助威鼓劲儿,谁也不进驾驶室避雨。经过两个小时同心协力作战,终于把车修好了!这时已是下午4点钟了,雨也停了。虽然感到轻松了很多,可是肚子感到有点儿饿了。大家匆匆忙忙吃点干粮,喝几口凉水,上车继续赶路。这次事件总算有惊无险,就这样我们齐心协力,艰辛而又愉快地翻过了六盘山。

6月3日,从内蒙奈曼出发,按计划当天需赶到舍伯吐镇住宿。可这段路程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途中李学智的车水箱漏水,开始漏的比较小,后来越漏越大,走不多远就开了锅。车上自带的备用水都用光了,到处是沙漠,无处加水,距宿营地还有一百多公里,又无处修车。根据当时自身力量是无法进行修复的。经过大家商量,决定只有将车熄火,让其他车辆拖着前行。由于是沙漠路,一辆车前面走,后面灰尘一大片,被拖的车根本看不清前面的情况,给拖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上天气炎热,拖车本身载重量大,走不了多远就开锅,所以只有轮换拖车,走走停停,我们整个车队就像乌龟一样缓慢向前爬行,硬是以坚强的毅力赶到宿营地舍伯吐,可这已是晚上8点多钟了,两百公里路程走了十多个小时。大家一天没吃饭,我们一边找旅社,一边找饭馆,最重要的是找汽车修理铺。还不错,镇上还真有一家修理店,老板也很同情我们,连夜把我们的水箱给修复了,为第二天的行程提供了保障。

6月6日,早晨我们从扎喷特旗出发,车队在下午4点钟时走到距蘑菇气镇还有十多公里的地方,前面遇到修路要绕道而行,但是绕行的路有一段是沼泽地。一开始我们就担心会误车,小车都顺利通过,但是轮到两辆大卡车通过时果然陷到里面爬不起来了。大家用铁锨挖,石头垫,都不管用,反而越陷越深,怎么也开不出来。就在这时,天工不作美,只见高天滚滚风雷急,狂风暴雨扫地而来。尽管大家用尽全身力气推车还是不见效果,后面的人追着喊着要过车。当时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三处求助,一阵雨浪打在我的脸上,好像清醒了许多,我立即让蒋守刚开车到十几公里远的蘑菇气去找来一台大马力的拖拉机。还不错,终于把两辆载重车拖出沼泽地。虽然大家浑身已被暴雨淋的像落汤鸡似的,但总算把困难化解。当我们赶到蘑菇气的时候已是晚上11点多了。旅馆找到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未关门的饭店,老板说已经没有肉和菜了,只有挂面。我们这时肚子已严重抗议,条件不高,只要填饱肚子就可以了。于是老板给每个人下了一碗白水面,虽然没有吃好,但是都吃饱了,什么条件说什么话,大家毫无怨言。一路走过来,有许多老同志带病坚持工作,高崇爱同志已是50开外的人,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老胃病又复发,有时痛得大汗淋漓也未叫一声苦,坚持赶路;老工人赵玉生同志腰和右腿老风湿痛也复发,下车到旅社就几步路也走得艰难;我本人输尿管结石病也复发,主要是一路上喝水少了,一路走一路尿血,硬是坚持达到目的地才去就医。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无私奉献的老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才得以胜利完成任务。在事后总结会上,同志们都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感到值得,跋山涉水,闯戈壁,住沙漠,哪里需要哪里就是家。我们热爱地质这个行业,就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苦一点儿累一点儿算不了什么。

说的对呀,这也许就是为地质献身的精神,也是对祖国的一份爱吧。今天我们依然要为当年这些老地质队员的献身精神而点赞,那么,为了传承地质人的优良传统,我们新老员工携起手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迎接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周冬莉)

 上一篇:第二综合物探大队举办“新领域、新思路下的地球物理”学术交流会
 下一篇:叶尔羌河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