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物化探勘查 非震油气勘查 各类固体矿产勘查、评价与开发 区域重力方法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 物化探测地方法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 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勘察与施工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动态 > 建队60周年专栏
峥嵘岁月 无怨无悔
作者: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  发稿日期:2020-01-20 16:29:15

峥嵘岁月 无怨无悔

李万明

一九八六年,我队承担东蒙地区和东北三省地区的1:100万重力测量补空和老资料检查及评价工作。工区范围北至满洲里,南到河北省的张家口,西起内蒙古的锡林浩特,东到中苏边界黑龙江的珍宝岛,整个工区分布在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以及河北省的五个省区内约120万平方公里的九个地区。工区面积之大,而且又高度分散,是我们分队建队以来极其罕见的。这些地区,全是省地质队没有工作过或是无法进入的地区,其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这一年,内蒙东部和东北地区遭受特大水灾,这对我们野外施工更是雪上加霜。

 这一年,因仪器等原因,出队时间比往年迟了十多天,但一到工区,我全队干部、职工发扬吃大苦耐大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决心把耽误的时间赶回来。重力一组原计划一个半月时间完成张家口--二连盆地的老资料评价工作,他们连续工作,一边搬家一边干,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任务,不但争取了时间、还节约了资金。重力二组在天山—开鲁—通辽工区,这个工区地形特点是:地形平坦沙连片、下垫子星罗棋布遍草滩,整个工区是一道沙梁一片田,水系纵横行车难,村庄不少有搬迁,要做点来转大圈,他们每天早上7点出工,晚上8.9点才能回来。仅5月下半月就出工13天,平均每天在野外工作12小时以上。重力三组,连续八天长途跋涉,进入工作区域仅用一天时间安排安灶房、收拾住处,第二天就开始野外生产。从5月21日到月底,就出工10天。另外一天又进行了工区搬迁,特别是在完成原始森林区的8个复查测点工作中,明知道要完成这些点的测量。有与野兽和迷路的危险,而且全靠两条腿跑,党员任富录、预备党员王永福和积极分子闵绍德,背着行李扛着枪、带着干粮和仪器,在向导的指引下踏上征途。

 五月的东北,河流仍然结冰气候寒冷,他们趟河流,穿森林,翻山越岭宿荒郊,饿了吃干粮、渴了喝河水,三天三夜步行二百多里,完成了测量任务。

这一年的内蒙、东北遭受几十年来特大水灾。特别是7—8月份几乎连降大雨,到处是路断桥塌行车难,野外工作更是难。队部22间房,有20间不同程度漏雨,而剩余任务和增加任务都处于灾区,一批批难民撤离灾区,我们却迎着难民上灾区。同志们大干晴天抢阴天,东边下雨西边干,北边不行上南边,小搬家搞突击。由于工区水汪一片,一天误车推车十多次,为了方便,同志出工只能穿拖鞋,就这样,野外工作赤脚一身泥。口吃干粮志不移。早出工晚收工,主动延长工作时间抢任务,时间不等人,干劲更惊人,三个小组分别于7月底和8月中旬按期完成86年的野外测量任务。

正当全队职工松下一口气时,根据资料的完整性,大队指挥部又给我们增加了新的任务。工区位于三江平原(及乌苏里江、松花江和牡丹江)中间地带。这是正值八月中旬,阴雨连天,工区抗灾消息天天传,百万大军上灾区。哈尔滨也受到洪水威胁,加上兄弟分队完成任务放假消息传来,部分职工思想波动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支部号召党员带头上三江,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突击组。十一个人中有6名党员同志,再出发前进行了思想动员和具体分工。包任务,包质量,包安全。突击小组稍做整修即开向三江平原工作。

他们从内蒙的林东出发向哈尔滨挺进。不顾连续4天的长途跋涉,一到工区即开始野外作业。所补的重力点位置全是省地质队无法进入的山区和沼泽,原始森林区。且测网不成比例、测点分散基点远、上千平方米一个点。由于阴雨不断气候寒,全组人不同程度感冒、拉肚子,但仍然坚持野外作业。与此同时,内蒙翁牛特旗的乌敦奎海地区已是汪洋一片,在测量该区3个点的四位同志一天步行90多里完成了任务后,被洪水围困在当地一个星期不能自行返回,又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人又累又冻、消瘦许多,但工作任务完成了。他们靠坚强的毅力,坚持到洪水下降。救援的同志顽强拼搏一天一夜往返八百多里完成任务。

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人至深,充分体现了地质工作者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为国奉献的精神面貌。全队干部、职工,七个月的风雨同舟、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野外作业任务,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编辑:周冬莉)

 上一篇:最美地质人
 下一篇:我的地质情缘